2025年3月5日,李克強總理在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,提出多項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發展規劃和政策方向。作為裝備制造基礎環節之一的鍛造行業,也將在這一輪政策紅利和產業升級大潮中迎來發展機遇。
一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,鍛造需求持續釋放
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2024年我國GDP達134.9萬億元,同比增長5%,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。在此基礎上,2025年將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、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鎮化等工程。作為各類大型裝備和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基礎,鍛造產品的市場需求將繼續穩步增長,特別是用于齒輪、軸類、結構件等高負荷工況下的鍛件,需求更為旺盛
二、制造業升級提速,高端鍛件價值凸顯
報告明確提出,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支持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提質擴容。這對于鍛造行業來說,是一項明確利好:高端齒輪箱、減速機、風電主軸、工程機械驅動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鍛造環節,將面臨更高的質量要求和材料強度標準。
面對這一趨勢,常州天工鍛造有限公司持續提升工藝技術水平,加強對18CrNiMo7-6、42CrMo4等高性能合金鋼的鍛造應用能力,積極響應市場對高精度、大尺寸、高強度鍛件的需求。
三、新基建和新型城鎮化為鍛造行業帶來新藍海
政府計劃加大對數字基建、智慧交通、綠色城市等領域的投資,將帶動包括盾構機、隧道掘進機、起重設備等在內的工程機械產品快速發展。鍛造行業作為其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基礎,也將隨之受益,進入快速擴容期。
四、綠色低碳轉型,鍛造工藝面臨新挑戰
報告特別強調綠色低碳發展理念,要求制造業推進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。鍛造企業需加快工藝革新,應用中頻感應加熱、精密模鍛等節能技術,實現“低碳鍛造”,同時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。
常州天工鍛造已在內部啟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,通過原材料優化、工藝升級和能效管理,逐步實現生產全過程環保控制,積極響應國家“雙碳”目標。
五、財政與投資政策加碼,鍛造行業訂單預期向好
2025年赤字率擬定為4%,政府專項債額度擴大至4.4萬億元,用于基建、工業園區和老舊設備更新等領域。這為大型項目鍛件提供了充足的訂單保障,也為國內鍛造企業擴大產能、搶占市場提供了良好契機。
總結:
當前,中國鍛造行業正站在政策扶持、市場擴容、技術升級的三重風口。常州天工鍛造有限公司將繼續堅守鍛造主業,深化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轉型,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造更加可靠、可持續的鍛造產業鏈,為裝備制造強國目標貢獻“天工力量”